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先烈墓前 拷問信仰

北京《人民日報》在今年清明節前夕發表一篇評論:「先烈墓前,叩問信仰。」說在祭掃烈士陵園,緬懷先烈時,應該「發出深沉的叩問」。其實,我早在約一年前便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不信主義信鬼神》(已編入今年四月出版的《虎說打虎》一書之中),有過相類的「叩問」。
《人民日報》的評論說,站在先烈墓前,紀念碑下,許多人常常想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多烈士正值花樣年華,為甚麼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答案是「信仰」。它舉例說,革命先烈之一夏明翰無懼死亡,因為他堅信「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農民起義的海豐革命軍領袖彭湃放棄「鴉飛不過的田產」的地主生活,參加農民革命,是因為嚮往「千家興,萬家好」的世界。革命志士方志敏情願為了蘇維埃而流血,是他心中有一個「可愛的中國」。
歷史上的革命先烈,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迹,說明他們有堅定的信仰,才能拋棄榮華富貴,奔向革命前程,以至為理想而身殉。
我則從另一個角度來拷問那些身處高位的共產黨幹部。有不少自稱信仰無神論的馬克思主義者居然求神拜佛,迷信風水命運,熱衷神功以至「特異功能」,因而使一些以神功、魔術騙人的神棍得以騙錢、騙官。除了多年前的張寶勝和嚴新之外,最近又有陳竹、王林因為訛騙獲罪,在這些騙子的家中,掛滿了成百張與高官名流合影的相片,證明的確有許多名人、高官「幫襯」。
庸才升官靠擦鞋
現在當共產黨高官的,根本不用流血犧牲的了,而是升官發財;他們迷信風水神功,是因為他們升官不靠本事,發財不循正途。當前的中國官場,平庸而升上高位的人不少,這些人靠的是領導「賞識」。那些賞識、提拔他們的領導,不是看他們的德行和才能,而是因為他們善於與領導相處,對領導能投其所好,就是會擦鞋。只要領導一句話,平庸的甚至已成為「裸官」的都能升官;即使是已經有「病」的(即有污點的),仍能帶「病」升官。這是因為我們的銓敍制度缺乏民主評議,缺乏制度化,領導的推薦往往起決定性作用,更不用說在基層已出現不少買官的腐敗現象了。
當然,革命戰爭時期,先烈們出生入死,不僅戰場上子彈無情,地下工作也隨時有殺頭、坐牢的危險。先烈們之所以視死如歸,就是有堅定的信仰,有為萬千被壓迫工農求解放的決心,他們從沒有想到革命勝利後的榮華富貴。歷史上的優秀共產黨員,用生命傳承着信仰的基因,譜寫着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犧牲了,有的還有一個墳墓,更多的是無名英雄,屍骨無存,但他們的精神的確可以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
當然,解放後基層也有一些好的幹部,如最近北京着力再宣傳的焦裕祿便是典型。焦裕祿不過是河南省蘭考縣的縣委書記,但他身染重病,仍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帶領全縣人民戰風沙、治水患,改良耕地奮鬥不懈。他經年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並真心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他的肝癌已到末期,仍頂病下鄉,堅持到最後一刻,直至被強制送進醫院,死時才四十二歲。最近習近平主席考察蘭考,對焦裕祿作出了很高的評價,並號召全黨再次學習他。
不問主義問鬼神
焦裕祿這樣的幹部可能不止一個,但有這樣的典型,的確可以對廣大共產黨幹部「叩問信仰」。當許多號稱信仰共產主義的幹部「不問主義問鬼神」時,我認為《人民日報》這篇短論的題目,應該把「叩問信仰」改為「拷問信仰」更為合適!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 (2014年5月29日)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必須清除內憂 方能面對外患

美國反華愈來愈囂張。除縱容中國周邊的附庸國日本、越南、菲律賓藉故搞大小動作外,最近竟然賊喊捉賊,公然發佈照片,通緝中國的5名軍官,指他們通過網絡竊密,竊取美國導彈、戰機、海軍等新式武器資料,還涉及一些所謂商業機密。來勢洶洶,完全不顧全維護中美正常關係,顯出撕破面皮的惡形惡相。
繼美國縱容越南發動搶掠中港臺資在越工廠的罪行之後,美國又一次明目張膽的主動對華挑釁。
美國的反華動作,正在中俄舉行聯合軍演,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之際進行。目的明顯不過,就是要警告中國不要和俄國走得太近,否則它反華動作陸續有來。
美國抓住中國「軟肋」
美國一向抓住中國的若干「軟肋」。中國購買逾萬億美元的美債;大量的權貴二代在美留學或定居;大量的「裸官」的家屬在美;還有不少企業在美投資……總之,美國認為中國依賴美國的方方面面不少,也許由此掌握了若干中國的最高機密,所以在對華政策上顯得囂張。
中國對美外交,一般公眾的看法,都感覺表現軟弱。其實整個外交對策上,特別在對日對越對菲方面,都令人感覺有點窩囊。是外交部門太多軟骨頭,還是因為「內患」令最高當局十分頭痛,因而不想在對外政策上多燒火頭?
最近江澤民在上海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看似一條不顯眼的小消息,實則是傳達這位第三代「核心」,退隱已逾十餘年,其影響力仍在的重要資訊。
習近平不是在一年多來大力肅貪反腐搞得有聲有色嗎?但當涉及打一隻大老虎,越過「刑不上常委」的界線時;當政協發言人呂新華暗示「你懂的」時候,為什麼戛然而止呢?
這個阻力顯然來自大老虎的保護傘。這些「大老虎」能升上最高的位置,肯定背後有重要的人脈關係。如果沒有大人物出面叫停,習近平的「蓋世功業」,能就此罷手嗎?
內憂帶來外患
正是習近平有這個「內憂」,因而「外患」,特別是對美的政策,便沒有那麼着力。也許某些有影響力的「裸官」,也在拖着後腿,使中國的對美政策,沒有普京那麼撇脫。普京是要幹就幹,並無後顧之憂。在烏克蘭事件中,對美表現強硬,贏得了國內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的支持,反而提高了他的個人威信。
中國有內憂,才因此引來外患。美國、日本這些對中國不懷好意的國家,對中國的情報工作做得十分到家。像美國這一次對所謂通緝中國5名軍官,其資料能掌握得如此細緻,究竟其特務人員潛入到中國軍隊的程度如何,實在令人擔憂。證之以前有些中國軍隊的高層,甚至是掌握情報部門的將領,居然成為外國特務,可見軍隊中的腐敗,已危及國家的安全。許多人對中國軍隊的配備及軍事科技水平,不表懷疑;但許多人對中國軍隊中的腐敗,是否影響士氣以及危及打仗的勝算,卻表示擔心。這並非危言聳聽。
今天國際風雲緊急,美國已明顯地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的崛起。它的「馬仔」日本及越南等,正在磨刀霍霍,準備分一杯羹。如果國人不知警醒,不知團結對外,再一次的國難,可能來臨。
當局應該與民共始,儘量消除官民矛盾。社會維穩是必要的,但維穩不是高壓的維穩,而是疏導戾氣的維穩。打老虎和蒼蠅固然重要,但與人民群眾直接接觸的公安、城管隊以及最基層的幹部,如果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騎在人民頭上,處處欺壓無助的庶民,那麼,社會上不安定的火種,終將燎原!

本文發表於明報 (2014年5月28日)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朱鎔基《實錄》吐心聲

在月前的北京「兩會」中,有人發炮批評,一些高官陸續出書,旨在為自己樹碑立傳,但內容乏味,實在是浪費紙張。
這番話可謂說到實處。我手頭上便有一些所謂的「日記」,記的都是流水帳。例如,某月某日,天氣晴朗,主持會議,決定將某個決定提供表決,下列為《人民日報》報道摘要。這些流水帳相當無謂,肯定都是由秘書操刀,或者組織一個寫「日記」的寫作班子為他編輯而成的。  
一言堂現象極普遍
儘管這些文字不值一提,但也有些文集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前總理朱鎔基,他也編輯出版了多本文集,如《朱鎔基講話實錄》、《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等,我購有一套,但沒有讀完。不過,當我讀到其中一篇《在三次市委常委民主生活會上的發言》,這是他在擔任上海市長時的講話,就覺得這個人頗為坦白,並且有自我批評的精神,堪為高級幹部的楷模。
朱鎔基在發言中說:我覺得自己發揚民主不夠,與副市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多商量,多聽取他們的意見,鼓勵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不夠。他進一步說:一方面,自己希望多聽他們的意見,鼓勵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但是人家一發表不同意見又往往去駁人家,這就使人家以後不大敢發表不同意見了。
在我們國家的高級幹部中,這種情況還少嗎?有的領導,是長期形成一個下級不敢多提意見的氛圍,上級怎麼說,下面只有唯唯諾諾照辦。有時候,下級明知行不通,明知與現實有距離,都不敢多提意見。在中國政壇裏,這種「一言堂」的現象相當普遍。
至少,朱鎔基還起碼讓人家講話,只是對下面的意見「往往去駁人家」,總的還是願意讓人家講話,而且不會記仇,不會因此而給下級「小鞋穿」(就是打擊報復)。
另外,朱鎔基又勇於自我批評,說自己「對下級有點粗暴,總是不很耐煩」,令下級幹部「特別是知道我脾氣不好,看見就有點害怕」,因而他感覺到,「如果讓我這個毛病發展下去,將來會脫離群眾,很多事情會辦不成、搞不下去」。
對下級嚴厲不留情
朱鎔基又說過:「你當面給人家下不了台,確實使人家以後不願給你提不同意見了。」這就堵塞了言路,不利於工作。由於朱鎔基比起其他官員較為勇於自我批評,所以下面的批評意見可多了。
但有人說,現在只有朱鎔基的話才頂用,這樣下去並不是好現象。而許多同志見到朱鎔基不敢講話,對同志的批評過多,就會不利於調動下面幹部的積極性。
朱鎔基這種對下級過分嚴厲、批評毫不留情的作風,連我們這些局外人都聽說過。然而,由於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大公無私,所以瑕不掩瑜,在擔任總理的時候口碑較佳,與一些庸碌而又有私心的人相比較,大家都認為朱鎔基是一位好總理。加上他退下來以後,並沒有弄權,也不結黨營私,十分撇脫。
朱鎔基主政上海的時候,曾經兩次會見今天的特首梁振英,徵求對土地批租和開發房地產市場的意見,並表示要派一些人到香港來培訓,證明他並不是一個夜郎自大、自以為是的人。
回想二○○一年,第九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朱鎔基曾經來香港人大代表團聽會,並即席發表講話。他對香港提出四句意味深長的話,那就是:「肯定成績,堅定信心,穩定第一,團結為重。」特別是末尾兩句,對今天香港的政治生態,更具有現實意義!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 (2014年5月22日)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越南暴力反華 搬石頭砸己腳

奧巴馬是二戰以後最反華的美國總統;安倍是二戰後最具軍國主義思想的日本首相;越南是在中國抗法抗美援越後最忘恩負義的「反骨仔」。朝鮮的金氏三世,菲律賓的阿基諾三世也都不是好東西。
中國崛起了,中國強大了,美國的世界獨霸的地位受到挑戰,於是重返亞太,於是發動對中國的「圍剿」。正是奧巴馬這一次的亞太之行,挑動這些附庸國藉故撩起對華的爭端。  
中國沒有對不起這些鄰國。日本軍國主義者從甲午戰爭開始,長逾百多年對中國進行侵略,殺害中國人達四五千萬,掠奪財富無法計算。受侮辱受損害的中國人以德報怨,既不要日本應有的戰爭賠償,而在改革開放以後的中日經濟合作中,日本所得仍是比中國的多。日資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廣大市場,賺個盆滿缽滿。日本軍國主義者特別是安倍政府,恩將仇報,今天甘為美國鷹犬,念念不忘再次侵入中國,以強佔釣魚島開始,恢復軍國主義,妄圖重振「大東亞」雄風。  
越南恩將仇報
越南更不是好東西。抗法反殖戰爭,中國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為越南取得獨立統一作出重要貢獻。美國入侵,中國再次支援抗美戰爭,發揮真正國際主義精神。
上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和蘇聯交惡,而越南倒向蘇聯一邊,並與之簽訂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友好條約。它認為有了大靠山,便可以成為東南亞地區的小霸王。
於是越南侵佔柬埔寨,迫使老撾受其保護。它想繼承法國帝國主義的衣缽,稱霸東南亞。中國對於越南連年戰禍,民不聊生,認為應該採取暫時休養生息的策略,於是同意1954年的日內瓦協議,暫時不解放南方,利用和平環境進行經濟建設,再圖全國統一。中國的這個階段革命論,未為當年越共頭目黎筍所接受。在他的一個秘密講話中,竟把中國稱為「反動集團」,把中國多年來的無私幫助一筆抹殺。
親蘇遠華政策
由於中蘇交惡,蘇聯進一步爭取越南站在他們一邊。中國在當年經濟十分困難的時刻,仍然對越南進行無私的援助。蘇聯由爭取越南反華,也增加了大量的援助。並由租用金蘭灣原美國軍港而付出大量租金。
越南的親蘇遠華政策,發展到經常搞些小動作。例如以「淨化邊界」為詞,把居住在北方的華僑驅逐出境。又以廢除私有制為詞,沒收許多華僑中小企業家的資產,並把許多華僑驅趕到荒蕪山區搞「開發」。終於出現了當年數十萬人「投奔怒海」事件。港人對當年收容越南華僑來港暫居的記憶猶新。而內地更曾接受大量由越出境來歸的華僑。
打敗法美 驕傲自滿
越南在解放南越取得獨立以後,十分驕傲自滿,認為自己能打敗兩個帝國主義大國法國和美國,其軍事力量和作戰經驗可列世界前茅,並且對中國經過「文革」的摧殘,百廢待舉,更不看在眼內。它沒有充分估計當年的國際形勢,世界人民的聲援和中國的無私援助,方能完成它獨立統一。自高自大和勝利昏了頭腦,以至陷入地區大國沙文主義的泥淖,背叛了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精神。既侵柬,又反華,終於走向今天爆發大規模反華騷亂的不歸路。
這裏有必要回顧一下1979年2月中國對越的一場自衛反擊戰。
當年越南與蘇聯簽訂軍事同盟,之後悍然入侵柬埔寨,甚至一度入侵柬泰邊境。中國認為這個地區小霸王,沒有教訓一下,它是不會收斂的。1979年初,鄧小平訪美、訪日,曾公開表示對付這樣的國家,沒有必要的教訓,是不會警醒的。不過一個月,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
這場短暫的戰爭打了17天,中國軍隊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戰略,打到越南的諒山,已達到懲罰越南侵略的目的,就主動撤軍回國。本來,再打幾天,肯定可以佔領越南首都河內。但中國軍隊遵從「有節」的策略,在政治上打擊了越南小霸王的氣焰,便收手了。
利害關係 無窮需索
越南在中國封建王朝時,曾是向中國皇帝朝貢的藩國,以小事大,歷史上可能有不少恩怨,再加上這場局部戰爭,情感上的心結是難免的。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顯出了經濟發展的生機,越南觀察了近10年,終於不能不一笑泯恩仇,向中國學習了。
但是,越南向中國學習並不是真心實意的,而且只是向中國需索,向中國要東西。號稱「同志加兄弟」的兩國關係,從來都是利害關係。中國希望這個鄰國不應處於敵對,我們的睦鄰政策有點類如「買怕」(廣東俚語,即希望給予利益來安撫對方),越南則看準我們的這個「軟肋」,需索多多而又不時充當「反骨仔」。
暴力反華 自食其果
這一次越南的暴力反華,顯然在越南政府的默許下進行的。看他們的軍警按兵不動,可以看出他們是有意做給美國佬看的,並為此爭取更多的美援。因為反華既符合美國圍剿中國的戰略,那麼它來充當「爛頭蟀」,當然可能得到更大的賞賜。
可惜越南當局打錯了算盤,用暴力來搶掠中港台資的廠房和物質,將在全世界暴露出一個流氓國家的面目。全世界的資本家,還會來越南投資嗎?一個無法無天的國家,如何能引進外資,繁榮經濟?
再加上旅遊事業,原也是越南的一大收入,一個打砸搶的社會,誰願意前往旅行?這種暴行如果持續,越南的旅遊事業,也將一落千丈。
俗語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越南的自毀長城的行徑,終將自食其果!

本文發表於明報 (2014年5月21日)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重溫鄧小平講話 論愛國愛港標準

當前討論普選香港行政長官,其中涉及一個愛國愛港的標準。究竟行政長官需不需要愛國愛港?甚麼是愛國愛港,如何判定選出來的行政長官是不是愛國愛港,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研究。
港人治港有個界線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以前的十五年,以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開始,香港回歸問題就出現在中英兩國之間和香港公眾面前。因此,鄧小平的談話,其中涉及的一些原則,便引起廣泛的注意,也確定了香港回歸的有關問題的一些標準。
當年戴卓爾夫人對鄧小平說,中國收回香港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鄧小平反駁說,「那我們就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
這次針鋒相對的談話,鄧小平是從民族大義出發,戴卓爾是對她的「高明的」殖民統治的自信。結果是民族大義戰勝了殖民自信,戴卓爾夫人跌了一跤。
大局已定,鄧小平後來在會見香港鍾士元等人時指出,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
這裏第一次提出「愛國標準」。但甚麼才算是愛國呢,鄧小平還有具體的闡釋:「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繁榮和穩定」。
此外,鄧小平並說不管他們信甚麼主義,「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愛國愛港」的標準就是這麼來的。泛民派中人,如果要出來參選特首,應該比照這個標準,用這面鏡子照照自己過去公開發表的言論,符合這個標準嗎?有的公民黨的頭目,公然說香港已經由英國的殖民地變成中國的殖民地,這個說法符合「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嗎?  
一小撮反中亂港的政客,利用一小撮激進而「博出位」的青年,利用內地來港遊客個別不文明行為,利用所謂雙非孕婦來港搶佔產科床位,利用內地來港購物團隊影響某些地區生活秩序,誇大其詞,挑撥內地與本港居民之間的矛盾,公然叫出「抗中」、反對兩地融和的口號。  
不讓反中分子奪權
繼而隱然宣揚「港獨」,並到台灣向台獨分子取經。凡此種種,都挑起了族群矛盾,以至把「愛國愛港」作為拒絕面向祖國的反面口號。
愛國愛港的標準並不高,正如鄧小平所說的,愛國愛港不一定要求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相信資本主義以至封建主義。
但是,鄧小平還對戴卓爾夫人說過,「社會主義,就是中國的主體」,「這是個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不行。在小地區小範圍下實行資本主義。我們相信,在小範圍內容許資本主義存在,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
大前提是中國的社會主義,保留小範圍的資本主義,是為了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  
如果這個「小範圍的資本主義」,變成顛覆大範圍社會主義的基地,變成美英帝國主義包圍中國社會主義的前哨站,而他們的代理人在香港當權,這是中央能夠容忍的嗎?  
「愛國愛港」的標準,其實並不高,就是要規範香港特首的選舉,不讓反中亂港分子奪權。這個道理,你懂的!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 (2014年5月15日)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淡忘五四運動 何來香港學運

今年是五四運動95周年紀念,香港現在很少人記住或紀念這個日子。「五四」是推進歷史前進的一個有關鍵性的學生運動。它提倡的民主與科學,正是當年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所缺乏的。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更進一步。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一個滿清的帝制,五四卻是呼喚着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
在報上看到一篇短文,一位電台主持斥責「五四運動」的不是。說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文,打倒孔家店,弄到學生脫離中國文化傳統,連寫淺白的文言文也不會。看了哭笑不得。這位仁兄連五四運動的目標都沒有弄清楚,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即使打倒孔家店和提倡白話文,也沒有錯。「孔家店」代表宣揚封建社會倫常道德,反封建必然反到「孔家店」。白話文有利掃除文盲,提倡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並不是要剷除中國固有文化,白話文也沒有否定文言文。我們這一代在五四運動以後出生並受大中小學教育的,在接受現代科學文化教育和白話文書寫的同時,一點也沒有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同樣讀過四書五經和若干經典的古文,至今仍能順暢且輕而易舉地寫出淺白的文言文。有的我的同代人比我更強,還能寫出辭藻瑰麗的古典詩詞呢。  
三個學生運動 推動中國前進
中國的五四運動,是一個里程碑。接着的1935年一二九運動,推動了抗日戰爭。1947至1948年的反內戰反飢餓運動,從另一條戰線促進全國的解放。這幾個學生運動,都在中國現代史上寫上輝煌的一頁,成為永不能忘的學生運動的標誌。
全國解放以後,又一個學生運動卻被極左路線利用了,那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狂熱的「紅衛兵運動」。這個「學生運動」,只能造成歷史的倒退,被評為一個新中國成立以後最大的浩劫。
1989年的六四學運呢。對它,至今的爭論未了。在內地則列為禁區。說有「結論」其實未有結論。但中央對它的評定,已改了幾次口風。先說是「反革命動亂」,繼而降低至是「一場政治風波」,評價從反面變成中性。但是,仍然禁止評論。可惜的是,歷史事件愈是列為禁區,愈是會引起後來人的好奇心,總要探窺其究竟。更可惜的是,反而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海外對此作出鋪天蓋地的反共宣傳,一些政客乘機「抽水」。不是顯出列為「禁區」的反作用嗎?
香港有沒有學生運動呢,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港英嚴格控制教育
港英當局統治香港的時期,對學校和學生活動的控制是十分嚴苛的。港英執行的是精英教育政策,製造了一批中小學的精英名校,使進入名校的精英自覺是高人一等。然後是精英的精英才能進入兩三家精英大學,更富有的更可以出國留學,公務員子弟還有優待。學校的精英制度和港英對教師的訓練、就業的嚴格控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我們這些解放前在內地正規大學畢業的,來到香港,被列入異類,與本港大學畢業生的待遇有天壤之別。就是能被批准註冊當個教師,也只能作為「異類」的「暫准教師」。至於解放後在大陸接受高等教育的,由於「教育背景」可疑,一般不准來港執教。
如此控制的教師隊伍,當然純之又純,絕不能教育出「造反」的學生。加上其他各種控制,「政治部」的調查,就業前途的考慮,大中學生中的「造反種子」,被剝落殆盡。
就是上世紀70年代興起的「保釣運動」,也是在海外流行,香港學界並未形成一個有架勢的運動。1970年代後期,海外學人逐漸回流本港,內地開始改革開放,學界算是稍為有點動靜。但總的來說,從戰後到1980年代,香港學界風平浪靜,可以說是港英鐵腕統治的成功的一環。
現在香港十分開放,各種思潮紛陳,香港究竟有沒有學生運動呢。
香港學運跟政客跑
我實在看不到有一股代表新生力量,前進力量的學生運動在躁動着。作為一名老學生運動的參與者,並沒有看到這個情况。我們看到的,是被政客利用的一種激進思潮。一些學生青年人叫着過激的口號,跟在激進政客的後面跑。既沒有自己獨立思考,也沒有具有理念的口號。比起上世紀80年代的「認中關社」是倒退了。那時候的專上學聯還像個學聯的樣子,現在的學聯是什麼呢,恕我不敢說。這些青年人只是跟着激進政團的屁股跑,完全顯不出青年學生應有的創意和遠見。
五四精神,在香港沒有繼承者。五四紀念,在香港被淡忘。香港青年,是不是應該有所反省呢?

本文發表於明報 (2014年5月10日)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盧緒章、宋林是兩面鏡子

盧緒章和宋林,兩人我都不認識。
宋林是最近的新聞人物。他本來是香港最大國企的頭兒——華潤集團的董事長,掌控逾千億元的國家資產,但因為涉嫌貪腐和生活腐化,而被中紀委出手拘留「雙規」。此案在海外當然引起很大關注,以致在案發以前,中聯辦要提醒中紀委,處理要慎重,避免在海外引起較大的震動。  
抗拒誘惑 一心奉公
盧緒章則是在解放前為中共秘密做生意的中共幹部。他主持的廣大華行是華潤公司的前身,上世紀三十年代已經在上海創辦,並在香港設有分行。盧緒章不公開地為中共籌募經費,支援解放戰爭,迎接全國解放。
香港廣大華行的高層領導中,有些人我卻是認識的,像鄭棟林、俞敦華,因為他們的子弟是我的學生。解放後不久,才創立華潤公司,我知道俞敦華還到華潤當第二把手。
一九三九年,廣大華行在上海創立不久,盧緒章到重慶直接向周恩來匯報工作。周恩來對他說,廣大華行由他和南方局單線領導,一切工作要做到社會化、職業化,不要和左派人士來往,不要暴露身份,但對外卻要廣交朋友,包括國民黨方面的人。周恩來特別叮囑說,你這個「資本家」,一定要做得像呀,並說,你一定要記住,出污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對於周恩來的語重心長,盧緒章銘記在心。
那時候黨的高級幹部,真正能夠做到不受任何物質誘惑,一心廉潔奉公,在敵佔區的資本主義社會,周圍監督並不到位,仍然能夠做到「慎獨」。
廣大華行的生意做得愈來愈大,向黨提供的經費已無法準確計算:光是一九四八年,就向香港中共工委一次過撥出了十五萬美元;一九四九年,又應中共要求提供對越南的援助,金額更高達一百萬美元。
盧緒章與國民黨政軍人員交往,燈紅酒綠,杯盞交錯,甚至引起妻子懷疑,只恨又不能明說,其內心之痛苦,可想而知。盧緒章有一次再見到周恩來時,便訴苦說:「當資本家,比要我的命還要難受呀!」由於周恩來的鼓勵,盧緒章終於堅持到全國解放,完成黨交予的任務,一九四九年合併成立華潤公司時,還能上繳二百萬美元的創辦資金。
貪得無厭 難逃法網
反觀宋林,先從包養情婦楊麗娟開始,將她安排到與華潤有合作方的瑞銀集團上班,更以她作為自己受賄以及洗錢的重要渠道。此外,宋林通過收購山西煤礦及焦化廠,造成數以十億元計的國有資產流失,至於收購的確實數目,還有待清查。
華潤是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業務已分布全國及國際。現在國企高層的物質待遇,可說優於盧緒章當年經營廣大華行百倍。況且,許多國企都有分紅以及贈予紅股的制度,每個正當的經營者都已是一個小富翁。只恨宋林貪得無厭,生活腐化,終於難逃法網。
當今中國高級幹部的質素,和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相比,有相當的距離。離戰爭的艱苦鬥爭時期愈遠,受到的鍛煉便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制度的問題還是第一位的。我們仍然要呼籲,建立監督和制衡的制度,消除第一把手說了算的獨裁行為。對於海外的外派幹部,更要要求嚴格,而不是偶爾調回內地短期學習一兩個星期便可「防腐」。
唐朝詩人韋應物詩云:「霜雪皎素絲,何意墜墨池。青蒼猶可濯,黑色不可移。」香港的環境複雜,來此當領導的,應時時警惕「近墨者黑」,要「出污泥而不染」,慎之慎之!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 (2014年5月8日)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童尿掀起千層浪 引發兩地傳媒戰

一泡童尿掀起千層浪。一個內地來港旅遊的小童,因內急不及前往廁所,在眾目睽睽下就地解決,竟引起一個大風波,並引起兩地傳媒的大罵戰。兩地的嫌隙、矛盾的激化、政治化的挑動,竟達到如此熾熱的程度。正所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為中國人,夫復何言!  
道德文明 每況愈下
小童隨地大小便,家長有責。即使兒童急不及待,也應拉到一個較為偏僻的地方解決。眾目睽睽,當然引起公眾不滿。但這只是個別事件,只是由於近年若干公眾對內地太多遊客來港帶來交通、購物的若干不便,遂引起罵戰,更有人蓄意貶內地客為「蝗蟲」。自此,兩地矛盾不斷尖銳、惡化,每有個別事件,便會由於傳媒渲染,而發展成燎原之勢。這一次事件,中央傳媒加入戰團,更是罕有的做法。
內地的道德文明,自從文革以來,每有向下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有的人富起來了,但全民的道德教育遠遠趕不上,乃至社會道德文明,每況愈下。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笑貧不笑娼」,造假事件層出不窮。同時,見死不救、惡性傷害事件頻發,醫患矛盾突出,「學雷鋒」變成笑談。
是時候進行一場認真的全民道德教育了。
我們對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死灰復燃充滿仇恨和警惕,但對日本民族性中的守紀、清潔和禮貌,一貫保留着優良傳統,卻表示欣賞。任何一個去過日本旅遊的人,都對日本人的遵守秩序、彬彬有禮和大街小巷乾淨清潔留有深刻印象。中國人素來自詡為禮義之邦,古代許多部著作都教導人們應該慎行、正己、崇德、尚節等等的道德文明。日本人也是從中國學習去的修身之道,何以今天徒弟遠勝師傅?說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引進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故,那又何以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文明風氣又遠勝於我?
我認為,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失敗之處。道德文明教育,應該從小做起。我們的基礎教育有何缺失,值得教育當局和學校當局認真檢討。
增加設施 紓緩壓力
現在中國真正是富起來了,據說在不久將來,可望達到小康即小富的水平。由於富人多了,外遊的人數將愈來愈多。對於世界各地來說,遊客是表現中國人形象的最重要載體。如果我們的遊客多表現得文明一些,那就遠勝過到外國多辦幾家孔子學院。
從今天起,我們的教育部門應該認真檢討一下在基礎教育中進行道德文明教育的問題。我們的旅遊領導部門,也要認真進行一些旅遊中的文明教育事項。當前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緩,家庭、學校、社會,要三管齊下,全民一起來重視道德教育,並來一次道德重整運動。
至於香港與內地的矛盾,實際上是另外一個問題。內地來港遊客,應該重視文明行為,這只是一個方面。解決內地來港遊客與香港某些方面的承受能力不足方面,還需要香港的配合。如設立北區的遊客商場、設立遊客的「食街」,解決北區的若干交通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有關部門有計劃地加以處理。
一件小童便溺事件,竟能引起如此大的風波,並引起傳媒注意和渲染,當然不是好事。不過,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事件可以令當局醒覺到遊客、便民設施的不足,加以改善,如在遊人眾多的地區增設廁所,在北區增設遊客中心,盡量滿足遊客需要,並減少遊客擁擠來港、九的中心商業區等等。遊客增加是好事,只要配套合適,應該是繁榮香港經濟的一條大財路。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 (2014年5月1日)